(一)区政府办工作简介
2012年区政府办公室紧紧围绕全区中心工作,深化服务意识,改进服务方式方法,全面履行各项职责,充分发挥参谋助手、综合协调、后勤保障、服务大局等作用,较好完成了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一、认真履行参谋助手职责,综合协调能力不断增强。
一是综合文字水平不断提高。严格公文处理办法和有关政策规定,规范审核程序。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了区委八届二次全委会议、2012年工作安排会等大型会议综合文字材料20份,起草各类领导讲话稿110份,编发各类纪要80份。全年以区政府及办公室名义下发的各类文件,公文制发规范、用印准确。二是信息调研工作逐步规范。制定下发了《杨陵区信息和调研工作考核办法》,及时向示范区上报各类信息100多条,编发《杨陵情况》22期,刊登各类稿件10多件。三是文秘工作细致认真。全年接收处理各级机关公文、传真和领导批示件4500多份;筹备组织各类会议100多次,服务和保障工作认真负责,音响、灯光等保障工作无失误。四是法制和公务接待工作扎实有效。今年以来共审查规范性文件7份。审查重大招商引资合同12份,受理行政复议案件6例。积极参与杨扶路工程施工款的协调处理工作。全年接待来我区参观考察现代农业建设等各级党政代表团160 批,5483人次。五是机要保密制度得到全面落实。严格执行各项保密制度及措施,修订完善了相关机要保密工作制度。专题开展了保密宣传月活动,对全区各单位涉密人员进行了保密知识考试。六是建议提案办理工作认真高效。及时下发了《关于认真做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的通知》(杨政办发[2012]06号),并召开了建议提案交办会,保质保量完成人大代表建议51件和政协委员提案60件办理工作。七是应急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认真落实区级领导带班、办公室主任坐班、工作人员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了区委区政府应急值守工作落到实处,全年申报成功省级应急管理示范点2个。
二、充分发挥服务保障作用,机关日常运转平稳有序。
一是车辆管理。对调入车辆进行了全面检修,对所有车辆办理了保险。驾驶员每周开展一次安全理论教育,定期对车辆进行保养检修。二是保洁工作。多次组织机关大院单位进行集中卫生清洁,对前后楼的水龙头、下水道、路灯等进行了全面检修。三是文印管理工作。严格文印定点印刷制度,监督指导机关文印部切实做好内部管理与保密工作,全年未发生失泄密事件。四是安全保卫工作。在大院办公楼道、重点部位及停车场安装了安保视频监控设备,全面加强了大院安全保卫工作。五是示范区文明机关创建工作。由办公室牵头,政府大院各部门密切配合,机关后勤管理服务中心具体落实,完成了创建示范区级文明机关的各项指标任务。六是包村工作。按照信访维稳、平安创建、三问三解、农民增收等活动要求,制定了上川口村、田东村包村工作实施方案,主动与所包村干部联系积极开展工作,圆满完成了办公室各项包村任务并取得实效。
(二)区财政局工作简介
一、财政收入规模稳定增长。
2012年,面对宏观经济下行带来的财政增收困难,区财政局采取各项措施积极加以应对,及时分解落实收入任务,强化税收征管合力,加大稽查力度,有效堵塞税收漏洞,加强非税收入票据源头控管,实现“以票管收”,进一步加大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出租、出售、出让、转让等收入管理力度,规范征管行为,保证了非税收入稳步增长。2012年全区财政总收入完成29588万元,占调整预算29276万元的101%,较上年23195万元增长27.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7007万元,占预算16480万元的103%,较上年12859万元增长32.3%。
二、推动经济发展成效显著。
一是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围绕投资重点对接项目,延伸产业链条拓展项目,依靠突出特色争取项目,积极就财政政策调整、财政资金投向等问题向上级财政汇报,全年共落实到位各类财政补助资金2.45亿元。二是加大投入推进项目建设。加快工业企业、城市建设等重点项目建设资金拨付,确保工程顺利实施。积极争取中小企业发展资金和科技创新资金,先后争取到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221万元、级装备制造业发展贴息补助140万元、中小企业技术改造项目资金248万元,支持了区属中小企业发展,有力推动了工业企业投产达效和重点企业扩能升级。
三、各项社会事业保障有力。
一是大力支持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全区教育支出达到1.8亿元,实现了“两基”要求中“三个增长”和“两个比例”的投入目标。筹集资金381万元,改善了杨陵中学、五泉中学和揉谷中学标准化操场建设,增添了一批设施设备,办学条件得到很大改善。二是强化社会保障支出。全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9662万元,完成了城市低保1057人次,农村低保3599人次,优抚对象1195人次的生活保障。三是改善医疗卫生条件。落实资金5116万元,揉谷、大寨、李台卫生院相继建成投用,开展了新农合报销12.5万人次,实现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四是支持文化、计生等事业发展。投入资金699万元,支持了农村文化事业和五泉城镇文体中心建设,成功创建成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区。五是强化政法经费保障。投入资金774.46万元,保障政法经费、巡防队员工资、校园保安工资的足额配套,购置公安巡逻岗亭11个,极大地改善了社会治安装备水平。
四、强农惠农投入持续增加。
一是继续支持现代农业发展。投入资金9205万元,支持了现代农业示范园设施农业蔬菜大棚、渭河流域治理、水利设施建设,改善了现代农业示范园基础设施,增强了我区抵御洪涝灾害的能力。二是积极优化农村人居环境。积极支持“田园村庄”建设,先后完成新集、蒋家寨、崔东沟、崔西沟、斜上等9个田园村庄建设,兑付资金392万元。三是切实落实惠农补贴政策。将家电下乡补贴419.8万元兑付到位,受益农户10792户;全年共落实农资综合直补资金653.2万元,粮食直补资金73.6万元,受益农户26904户,增加了农民收入。积极推进农业保险工作,争取上级补贴168万元,拨付农业保险补助资金256万元,为82个农户兑付设施农业大棚灾害损失120万元;发放农机具补贴340万元,受益农户及合作社786户。
五、财政机制改革深入推进。
一是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继续完善集中支付各项改革工作,全区所有机关事业单位已全部建立起规范的账务核算系统并上线运行,财政资金使用透明度切实提高,资金使用全过程得到监控,财政资金的安全运行得到保证。二是强化财政监督。加强督促检查,狠抓工作落实,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有序开展;继续加大5个镇办财政所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强化财政资金监管,确保了各项惠农资金安全使用。扎实推进“小金库”专项治理,严肃财经纪律,规范财经秩序,加快推进了法治财政建设进程。
(三)区农林局工作简介
1、招商引资工作。全年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1325.6万元,其中杨凌天宝鸽业有限公司续建到位资金150万元,陕西竹园嘉华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到位资金1175.6万元。
2、项目争取工作。完成菜篮子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等4个项目的策划包装,争取百万亩设施蔬菜等24个项目,落实中省资金2824万元。
3、农民增收工作。制定《杨陵区2012年农民增收工作方案》,开展包村帮组住户活动,指导各镇办制定增收规划、村增收计划,建立农户增收台帐。2012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841元,同比增长19%。
4、农村产业发展。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经济林、设施蔬菜、苗木花卉、小麦良种等产业,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9.97亿余元。
5、设施农业及经济林建设。新建成设施农业3626.12亩,其中日光温室1576.28亩,塑料大棚2049.84亩;建设经济林16629.22亩,发展露地蔬菜1.53万亩。
6、良种产业。大力扶持金鹏、伟隆等龙头企业引进果蔬良种,建设种子产业园,发展种源产业;建成3000亩的小麦良种基地。
7、提质增效工作。制定完善九项种植业生产标准和技术操作规程,健全标准化生产体系;完成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体系建设3400亩,建成科技示范点20个,带动群众建设一批单棚收入超过5万元的设施农业基地。
8、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完成2011年度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实施工作,新打机电井12眼,维修机电井15眼,埋设暗管28公里,建成输变电8公里及机耕路8公里。
9、现代农业创业中心五泉、揉谷基地(孵化园)建设。五泉、揉谷企业孵化园全面建成,建设1980平方米连栋温室1座、日光温室30座、塑料大棚60亩,新打机井1眼,引进涉农企业12家。
10、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区级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建成投入使用,深入开展食品非法添加剂、农资市场、果蔬桃膨大剂市场等专项治理等工作。
11、城乡绿化工作。制定了城乡绿化方案,全年共绿化和补栽城乡道路16条8450公里、小城镇1个、农业创业孵化园2个、田园村庄9个、美丽社区2个,植树57108株、栽植各种花草14003株(窝)。
12、示范合作社创建工作。创建国家级示范社1家、省级百强社5家、区级示范社50家;打造知名农产品品牌2个。
13、“银保富”工作。全区6000余亩大棚参加银保富农业保险,共收保费31.79万元。
14、农民培训工作。全年开展设施蔬菜、猕猴桃、葡萄标准化生产,沼气综合利用,水肥一体化,保护性耕作,农村经纪人等各类培训100余场次,培训农户共计7000余人。
15、“三网融合”建设。推进 “三网融合”信息化建设工作,完成了揉谷、五泉设施农业示范基地共15公里主干路的光纤架设工作,建成“三网融合”示范村26个。
(四)区发改局工作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