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陵区人大常委会
关于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进经济发展的
决 定
(2021年7月26日杨陵区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46次会议通过)
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全面提升招商引资工作水平,切实发挥招商引资对优化产业结构、培育增长动能重要作用,助推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现就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进经济发展作出如下决定:一、 充分认识招商引资工作的重要意义
招商引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助推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的重要抓手。当前,我区正处于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招商引资成为加大投入的主要渠道和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招商引资的规模和质量也必将成为我区今后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全区上下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切实增强做好招商引资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牢固树立“大开放、大招商、大发展”的意识,更加自觉地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主抓手、作为经济发展的“一号工程”来抓,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投入更大的精力,抢抓机遇,坚定不移地把招商引资工作抓紧抓好。
二、全面提升招商引资质量和水平
遵循《杨陵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建议》确定的产业布局和投资导向,按照研究一个产业、抓住一个产业、引进一个产业、壮大一个产业、做成一个产业、形成一个集群的工作思路,加快引进科技含量高、产业链条长、辐射带动强、收益回报好的大项目、好项目,打造地域性产业集群。要牢牢扭住经济发展这个中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强区内产业调研,了解我区产业发展现状和产业发展优势,全面推动主导产业升级。围绕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不断壮大产业化龙头企业,引进资金、技术、人才,重点提升企业的品牌和产品附加值。健全项目全过程服务机制,着力破解项目在备案、土地、规划、建设等服务保障方面的困难和制约,加快推进项目落地建设,让企业引的来,落得下。
三、创新招商引资工作举措
发挥驻区“两所大学”科教优势,放大科技创新带动效应,搭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转型输出、农业新媒体发展、涉农基金运营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平台。探索设立产业发展基金、投资基金,打造创新高地。建立综合信息库,认真梳理分类,通过多种渠道建立联络沟通制度,开展定向招商。加强与国有龙头企业合作,积极参与全国农业产业布局,激发农业新活力。发挥区政府驻外招商办、招商专业机构作用,利用省内重大节会平台开展招商推介,鼓励区内企业与高校院所共建创新载体,实现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相融合的“双招双引”。
四、完善招商引资支持政策
充分利用国家、省、示范区出台的涉及招商引资的各项财政支持政策,积极为符合条件的招商引资企业协调落实各项激励性奖补政策,发挥奖补政策激励作用。鼓励全民招商引资,对招商引资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根据引资额度予以重奖。坚定不移地实施人才强区战略,注重招才引智,注重考察企业的人才团队、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实现引进一个企业,带来一个团队,巩固发展一个产业。完善人才引进的优惠政策,积极为外来投资者提供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便利条件。注重培养引进本土人才,引导西农职院高校毕业生到我区企业就业发展。
五、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持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突出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服务效能。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企业满意度为标尺,深化“放管服”改革,创新服务机制,做优服务模式,全力打造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规范有序的政策环境,全面提升对外形象和吸引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吸引更多企业前来投资兴业。认真研究国家投资政策,积极申报中省扶持项目,争取国家更多的项目资金投入,拓宽融资渠道,建立小额信贷担保制度,促进企业加快发展。按照“布局合理、用地集约、产业集聚、融合发展”的原则,加大公共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加快标准化厂房建设进度,不断提升园区的承载能力,为入驻企业提供完善的配套基础设施保障,把园区打造成为招商引资的主阵地。
六、健全招商引资体制机制
区政府要建立招商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听取招商工作落实情况,强化统筹和督办作用,细化完善工作措施、研究制定配套政策,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见效。区人大综合运用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执法检查、集中视察、专题调研等监督方式,紧紧围绕我区招商成效、营商环境、项目落地等方面开展监督检查,确保招商引资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到位。加强招商引资队伍建设,选派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优秀干部充实到招商一线。加强业务培训,强化招商引资工作经费保障,确保招商引资工作顺利开展。